超声内镜为食管胃静脉曲张介入治疗精准护航|人民网-火狐体育官方网站下载

以下文章来源于人民网—人民健康服务平台和人民日报社旗下新媒体—人民好医生。

 

 

      近日,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等多家单位共同主办的第十九届北京国际消化疾病论坛开幕。会议中由北京康派特支持发起的“超声内镜引导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的介入治疗”专题会议在线上召开。多位超声内镜及食管胃静脉曲张领域的专家学者在会上分享了超声内镜在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中的最新应用进展与内镜操作技术。

(参会专家)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分中心副主任李鹏表示,食管胃静脉曲张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常见的急危重症,其导致的消化道大出血常常危及患者生命。随着超声内镜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国内很多具备条件的医院已开展超声内镜下结合组织胶注射栓塞曲张血管,为食管胃静脉曲张介入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临床治疗火狐体育官方网站下载的解决方案,同时使这一类疾病的内镜诊疗更精准。微创、减轻患者医疗负担,是未来内镜治疗发展的趋势。所以本次专题会旨在整合超声内镜技术前沿的医疗机构,推广、宣传相关诊疗技术,既让医务人员了解、接受这一精准治疗方法,也让患者实际获益。

      上海长海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内镜专业委员会主委金震东在致辞中说:“食管胃静脉曲张作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病。”虽然食管胃静脉曲张发病率高、致死率高,但目前我国拥有非常成熟的常规内镜技术,且大量文献、指南已证明,内镜下食管胃静脉曲张的组织胶注射治疗作为常规介入治疗方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超声内镜技术在这方面的应用可有效提高复杂胃底静脉曲张组织胶栓塞治疗成功率,让内镜医生结合超声技术实现一种“可视”的血管栓塞治疗。但由于超声内镜技术在食管胃静脉曲张发病率高的地区没有广泛应用,还需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推广和普及。

      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院长孙思予在主持中表示,虽然我国食道胃静脉曲张患者基数大,但我国实际开展超声内镜治疗案例相较于其他国家数量上仍有差距,这不仅受超声镜价格昂贵、技术推广难度大、耗材等客观因素影响,也因缺少多中心的研究和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桎梏。期待在社会各界和相关专家的努力、引导下,持续推进我国超声内镜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技术向更广泛的临床推广、普及。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镜中心主任丁震在《超声内镜治疗胃底静脉曲张》分享中讲,食管胃静脉曲张分型多,不同类型的冠状出血概率也不同。胃底静脉曲张患者如果出现出血情况,除了可以采取球囊导管逆行性静脉栓塞术(brto)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tips)介入治疗,也可以采用内镜治疗。内镜治疗方式多样,包括但不限于尼龙绳、金属夹,而实际上相对标准的胃底静脉曲张内镜治疗是组织胶注射。目前临床常用组织胶是国产的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其特性是遇血凝固,起到止血或将静脉曲张团堵住的作用,是临床中不可缺少的液体栓塞材料。丁震说:“在超声内镜引导下,可以清晰看到静脉曲张团、消化道旁的血管和消化道周的血管,通过这些血管可判断患者出血风险和是否有组织胶栓塞治疗必要性。超声内镜引导可以精准定位血管,在曲张血管内进行组织胶注射或置入弹簧圈联合胶注射的操作方法,而在组织胶注射治疗后也可以通过多普勒的血流信号确定治疗效果。超声内镜下可以根据需求对血管进行精准注射,不受出血干扰,并发症发生率也相对较低。”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二科主任、浙江省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秘书长陈洪潭在《eus-svd的技术理念与临床实践》分享中表示,若内镜未观察到胃表面有静脉曲张的情况,可以通过eus(超声内镜)的断面解剖形象功能,清晰看到表面下血管情况,也可以通过观察组织胶注射后腔内回声变化和血流情况,最终判定是否有静脉曲张情况。超声内镜是实时的,可以在曲张血管内注射后使用多普勒继续观察胃表面残余血流情况,一旦发现出血可以同时追加注射治疗,达到血管完全闭塞。超声内镜既精准定位了血管,避免对一些动脉或其他血管进行误操作,也确保了最终的栓塞效果。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委员刘德良讲道,近些年,在超声引导下的胃底静脉曲张治疗进步迅速,我国经验、国外经验和文献报道也进一步确定了超声引导下的组织胶或联合弹簧圈治疗方案安全有效。超声内镜在诊断胃底静脉曲张上较为精准,可提供很多常规内镜无法提供的临床诊断信息。另外,超声内镜相对于常规内镜更为安全、有效、精准,有助于将组织胶和弹簧圈精准的置入静脉内,并及时评判治疗效果。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食管胃静脉曲张学组将在该领域总结更多临床证据,提出新的相关治疗指南与专家共识。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消化科/内镜中心副主任、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医学院常务副院长陈世耀说:“未来超声内镜是一个新方向、新趋势,期待在座的各位共同推进超声内镜在食管胃静脉曲张治疗中的应用进展与技术普及,使得食管胃静脉曲张处理的更加精准。”对于精准,陈世耀认为应该重点体现在将组织胶精准的注射到血管内和选择合适的患者。

      “目前超声内镜和静脉曲张内镜治疗一样也面临着复发和适应症问题,需要探索做更多rct(随机对照试验)研究解决相关的问题。”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消化内科副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内镜分会的副主任委员刘迎娣说,超声内镜作为一种相对较新的技术,其有效性、安全性,目前为止是值得肯定的,也希望超声内镜在食管胃静脉曲张领域取得更好发展。

      会上,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消化科陈明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马丽黎和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楚毅,在病例讨论环节结合临床病例分享了超声内镜对于食管静脉曲张的介入治疗经验与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李轶群